台灣烏克麗麗專門店TAIWAN UKULELE STORE
  • 首頁
  • WAHA烏克麗麗 教學網
  • 免費體驗課程
  • 烏克麗麗│ukulele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門市據點
    • 團購.批發及外派教學
    • 台灣烏克麗麗專門店 簡介
    • 認識烏克麗麗
    • 我們在賣什麼?
    • 在台發展情形
  • 活動錦集
    • 2015美食團練-活動花絮
    • 夏威夷烏克麗麗嘉年華
    • 台北樂器展
    • 台北車站烏克麗麗快閃活動
    • 歡慶母親節 把愛說出來
    • 1314 全台跨年總動員
    • Herb& Jon台灣演奏會

​



烏克麗麗曲風介紹-搖滾 (ROCK AND ROLL 40-60年代)

10/18/2016

 
图片
搖滾樂起源於1940年代末期的美國,19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搖滾樂結合了當時流行的非裔美國人藍調、鄉村音樂、爵士樂、以及福音音樂,雖然一些20年代的藍調和30年代的爵士樂已經具有搖滾元素,搖滾樂直到50年代才定型成一種獨立流派。

最早的搖滾樂常把鋼琴和薩克斯管作為主要樂器,50年代中後期,吉他逐漸取代了前者。搖滾樂的節奏與同時代的藍調相仿...

烏克麗麗 


搖滾樂起源於1940年代末期的美國,19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搖滾樂結合了當時流行的非裔美國人藍調、鄉村音樂、爵士樂、以及福音音樂,雖然一些20年代的藍調和30年代的爵士樂已經具有搖滾元素,搖滾樂直到50年代才定型成一種獨立流派。

 

最早的搖滾樂常把鋼琴和薩克斯管作為主要樂器,50年代中後期,吉他逐漸取代了前者。搖滾樂的節奏與同時代的藍調相仿,用小鼓強調每小節第二拍和第四拍(backbeat)。 經典搖滾樂一般使用兩把電吉他(一把主導、一把旋律)、一隻弦貝斯(50年代中期以後使用電貝司)、和一套鼓。

 

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表達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年輕人的喜愛。在1960年代,搖滾樂開始廣泛流行起來。樂曲在全世界傳唱,常給樂手帶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搖滾樂的力量已經遠遠超出了一種音樂形式,它影響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時尚品味、處世態度,甚至語言。由搖滾樂發展出的其它音樂流派,通常不具有搖滾樂標誌性的backbeat節奏。

 

 

【英式搖滾】


50年代,英國基本上全盤接受來自美國的搖滾樂文化。兩國沒有語言鴻溝,美國又在戰爭期間駐軍英國,這使得英美兩國在同一時期產生了青少年次文化。英國的爵士樂深受美國影響,布魯斯和布基伍基風格在英國結合成「傳統爵士樂」(Trad Jazz),在社會上風行一時。 發源於美國民歌、門檻比較低「噪音爵士樂」在50年代的英國非常流行,很多後來的搖滾樂、民樂、節奏音樂以及節奏布魯斯音樂家最初是在這種業餘樂隊里發現自己的潛力。

 

60年代初期,當搖滾樂在美國走向衰退的時候,萌發於英國市區的小樂團終於找到自己的機會。利物浦、曼徹斯特、伯明罕和倫敦等大城市成為這些樂隊的聚集地。此時,當年玩「噪音爵士樂」的年輕人紛紛轉投「節奏音樂」(beat music)。其中有個叫「四人組」的小團體,即是後來的披頭四。

 

 

示範:Jake Shimabukuro -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披頭四-喬治·哈里森)

 

   


    


    图片

    類別
    ​

    All
    卡拉OK吧 彈唱教學
    和弦大補帖
    抒情搖滾、流行經典樂句
    烏克兵法36計
    烏克小百科
    烏克麗麗指彈演奏曲
    烏克麗麗童謠、兒歌精選
    節奏動滋動
    萬用彈唱刷法、節奏樂句
    萬用彈唱指法、旋律樂句
    「音階」圖解查詢表
    馬上輕鬆學24堂課


    RSS Feed

    图片烏克麗麗
    【台灣烏克麗麗 專門店】哇哈 WAHA UKULELE 21吋 美國國旗 WA-US (附琴袋+教學小手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頁
WAHA烏克麗麗 教學網
免費體驗課程
烏克麗麗│UKULELE
最新消息
聯絡我們
活動錦集
影片分享
台灣烏克麗麗 
 www.ukuleletaiwan.com

Copyright ©1999-2018 Taiwan Ukulele 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電話 : (02)2388-5987  (週一 ~ 週日 12:00~21:00)
客服信箱 : service@ukuleletaiwan.com
線上客服 官方LINE   ID搜尋:@taiwanukulele